2.7 - 前向声明和定义
Key Takeaway
- 声明满足编译器的需要。这也是为什么在尚未进行具体定义时,可以通过前向声明告知编译器标识符的信息
- 定义满足链接器的需要,否则链接时会出错
- 单一定义规则是 C++中最著名的规则之一。
- 在一个文件中,一个函数、变量、类型或模板只能够被定义一次;
- 在一个程序中,一个变量或普通函数只能够有一个定义;
- 类型、模板、内联函数和内联变量可以有一样的定义,但必须位于不同的文件中 。由于我们尚未介绍这些概念,因此目前无需考虑它们。
- 不同文件中同名(甚至同参数)的内部变量(函数)具有内部链接,它们是独立的,因此不会违反单一定义规则
- 尽管所有的定义也都是声明,但反过来却不是的:并不是所有的声明都是定义。
考虑如下简单程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
我们期望的结果是程序有如下输出:
1 |
|
但实际上这个程序根本就不能被编译!Visual Studio 打印的错误信息如下:
1 |
|
编译器在编译上述程序的时候会顺序编译上述代码的内容。当编译器开始要编译第五行的 add
函数时,它不知道 add
是什么,因为我们还没有定义 add
(它是在第九行定义的)!因此,编译器会报告一个标识符(identifier)未找到的错误(identifier not found)。
旧版本的 Visual Studio 还会报告另外一个错误:
1 |
|
这个错误信息可能会误导我们,因为 add
尚未被定义,又怎么会有重复定义(redefinition)的问题呢?抛开这个问题不谈,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编译器在报告错误的时候,的确会连带地报告一些冗余的或相关的错误或告警。
最佳实践
在解决编译报错的问题时,总是先解决报告的第一个错误并重新编译。
为了处理掉这个报错信息,我们必须要解决编译器不知道 add
是什么这一问题。通常,有两种方法可以使用。
方案 1: 调整定义顺序
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将 add
的定义挪到 main
前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
这一样一来,当 main
函数调用 add
的时候,编译器已经知道了 add
的定义。对于这样一个简单的程序来说,这么做是很容易的。但是对于大型程序来说,搞清楚函数的调用顺序并依此来调整其定义顺序是非常费力的。
不仅如此,在面对有些程序的时候,这个方法甚至是行不通的。例如,某个程序包含两个函数,A 和 B。如果函数 A 调用了函数 B,同时函数 B 又调用了函数 A,那么按照本方法来做的话,实际上是无法调整顺序使其能够编译的。如果你先定义 A,则编译器会抱怨找不到 B,如果你先定义 B,则编译器会抱怨找不到 A。
方案 2: 使用前向声明
解决问题的方案 2,是使用前向声明(forward declaration)。
使用前向声明可以在实际定义该标识符前,预先告知编译器该标识符是存在的。
对于函数来说,这么做可以在定义函数体之前,先告诉编译器函数名存在。因此,当编译器编译函数调用时,它知道该标识符表示一个函数,此时在进行函数调用,并检查函数调用是否正确,即使其上不知道该函数是如何定义、在哪里定义的。
编写前向声明,我们需要使用被称为函数原型的声明语句。函数原型包括了函数头(即函数的返回值类型、函数名和形参类型)并以分号结尾。函数体并不属于函数原型的一部分。
add
函数的函数原型如下:
1 2 |
|
现在,为之前不能编译的程序添加 add
函数的前向声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
现在,当编译器到达 add
函数调用处是,它已经知道了 add
的原型(接收两个参数并返回一个整型),此时它便不会再报错了。
在函数原型中其实没必要提供参数的名字。在上面的例子中,你也可以像下面这样进行前向声明:
1 |
|
不过,我们建议还是使用实际的变量名,因为这样可以在你看到函数原型的时候,更好地理解其含义。否则,你必须再次寻找它的定义。
最佳实践
在定义函数原型的时候,请保留函数名。你可以赋值粘贴函数的原型并在其后面加上一个分号来轻松地创建前向声明。
忘记定义函数怎么办
新手程序员常常会问,如果仅仅对函数进行了前向声明,但是没有实际定义该函数时会发生什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函数具有前向声明,但是该函数并未被实际调用,那么程序是可以正常编译和运行的。不过,如果函数被实际调用了,但程序却没有定义该函数,那么只能够保证编译是可以通过的,但链接器(linker)会报错,因为它无法解析该函数调用。
考虑下面这个程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
在这个程序中,我们对 add
进行了前向声明并且调用了 add
函数。不过,我们却没有对其进行声明。如果对程序进行编译,Visual Studio 会报告如下信息:
1 2 3 4 5 |
|
可以看到,程序是能够正确编译的,但是在链接阶段却报错了,因为 int add(int, int)
没有被定义。
其他类型的前向声明
前向声明最常用于函数。但是,前向声明也可以用于其他的 C++标识符,例如变量或用户定义类型。不过它们的前向声明方式稍有不同,我们会在后续的课程中进行介绍。
声明 vs. 定义
在 C++ 中,你时常会听到声明(declaration)和定义(definition) 这两个词,有时候它们是可以互换的。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足够的知识,可以去理解它们之间的不同了。
定义(definition)实际上指的是对某个标识符(identifier)的实现(对于函数或类型来说)或实例化(对于变量来说)。下面是一些有关定义的例子:
1 2 3 4 5 6 |
|
定义是为了满足链接器的需要 。如果你使用了未定义的标识符,链接器就会报错。
单一定义规则(one-definition-rule,ODR) 是 C++中最著名的规则之一。
- 在一个文件中,一个函数、变量、类型或模板只能够被定义一次;
- 在一个程序中,一个变量或普通函数只能够有一个定义。和上一条的区别在于一个程序可以由多个文件组成(后面的课程会介绍);
- 类型、模板、内联函数和内联变量可以有一样的定义,但必须位于不同的文件中。由于我们尚未介绍这些概念,因此目前无需考虑它们。
如果违反了 ODR 的第一条规则,会导致编译器报告重复定义的错误。如果违反了 ODR 的第二条规则,则很可能导致链接器报告重复定义错误。违反 ODR 第三条规则则会导致未定义行为。
下面例子展示了违反第一条规则的情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
由于上述程序违反了ODR第一条规则,Visual Studio 的编译器会报告如下编译错误:
1 2 3 4 |
|
扩展阅读
标识符相同但参数不同的函数,被看做是不同的函数。我们会在8.9 - 函数重载中进行介绍。
声明则是一条语句,它告诉编译器某个标识符是存在的,并提供其类型信息。声明相关的例子如下:
1 2 |
|
声明(declaration)纯粹为了满足编译器的需要。这也是为什么在尚未进行具体定义时,可以通过前向声明告知编译器标识符的信息。
在 C++ 中,定义也具有声明的功能。这也是为什么在上面声明和定义的例子中都出现了 int x
,因为它既是声明也是定义。在大多数情况下,定义可以满足我们的需要,因为它既可以被编译器使用,也可以被链接器使用。只有当需要在标识符尚未定义前使用它时,才需要对其进行显式的声明。
尽管所有的定义也都是声明,但反过来却不是的:并不是所有的声明都是定义。以函数原型为例——它只能够满足编译器的需要,但不能满足链接器的需要。对于那些只是声明,但是不是定义的声明,称为纯声明(pure declaration)。其他类型的纯声明包括变量的前向声明和类型声明 (在后续的章节会进行介绍,目前无需操心)。
ODR原则并不适用于纯声明(毕竟ODR指的是单一定义规则(one-definition-rule)而不是单一声明规则),因此你可以多次声明某个标识符(尽管这么做是多余的)。
作者注
在一般用语中,声明一般指纯声明,而定义则指的是既能做定义,也能做声明的定义。因此,我们通常会称 int x;
为定义,尽管它既是定义也是声明。